身心靈工作者反思:我真的是在幫助別人嗎?
- momentsinwoods
- 6月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最近我在一個小劇場客串演出,故事改編自魯迅的短篇《聰明人和儍子和奴才》。
故事入面,「奴才」是富貴人家的下人,生活艱苦,住的地方連一扇窗都沒有。
奴才向一位學富五居的「聰明人」訴苦,聰明人叫他練習靜坐,把心靜下來,又鼓勵奴才說,他總會好起來的。
旁邊的「傻子」聽到奴才的苦況,卻大喊「混帳!」然後帶着奴才去到他的住處,動手去砸那小房子的泥牆,要幫奴才打開一個窗洞。
劇場演出後,大部份觀眾都分享說喜歡傻子,因為他真正關心奴才,為奴才挺身而出;反而覺得聰明人虛偽,只是空口講白話,沒有為奴才解決困難。
而我演出的角色,正正就是聰明人。
身心靈工作,是療癒還是自我安慰?
成為Slasher三年多,我透過森林浴與 TRE 開始接觸身心靈工作(最年也開始教 TRE @tretraining.hk) ,也逐漸成為這個領域的一份子。這幾年來的身心靈工作經驗,讓我對自己的角色與初衷有了很多反思。
作為「混這行飯吃」的人:
其實我是不是聰明人呢?
我是不是只是教人做一些感覺良好的練習,而其實對參加者的日常生活沒有什麼好的影響?
我有沒有誇大森林浴和TRE的功效,以吸引更多的客戶?
我有沒有在一些我不熟悉的知識上,裝成很熟悉,因為我要當老師的角色?
我真正關心的是什麼?我是關心參加者嗎?我和參加者的關係是什麼?
身心靈工作不只是教導練習,更是一種持續的自我提醒與誠實對話。我未必有所有答案,但希望能保持對人的真誠與好奇,繼續走在這條路上。

Comments